你有没有发现,社会是变化莫测的,很多人在社会上混,是浮躁的,遇到一点点事情,就心烦意乱,导致功亏一篑。可见,让自己安静下来,非常重要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何才能安静下来呢?
心理学家埃利斯对人的情绪进行了研究分析,提出了一个“ABC理论”。
图片
我们的一生中,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,导致人有情绪,若是第一时间能够稳住心态,那就能够从容去把握事情的走向,从而把事情处理好。
一些不可控的因素,在掌握“ABC理论”之后,就变得可控了。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之一。
图片
01
静下来,你就成功了一半。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。
刘备想要成为乱世英雄,可是他没有任何资本,还靠卖草鞋为生。
有一天,他看到关羽和张飞,因为一块肉,争执不休,赶紧走上前,有效劝阻。这就促成了桃园三结义。
之后,刘备也投靠了几个诸侯,小试牛刀,但终究是寄人篱下,难成大器。
求贤若渴的刘备,带着张飞、关羽去了隆中,拜见诸葛亮。
两次拜见,诸葛亮都不在家。
第三次拜见,诸葛亮在家,却正在酣睡。
刘备在门口,安静地等待。张飞、关羽反复催促,刘备也不着急,仍旧保持毕恭毕敬的姿态。
刘备的做法,让紫诸葛亮大为感动,从此献出了《隆中对》,有了三分天下的决定。
中原的曹操,带兵南下,要一举平定南方。此时刘备在荆州一带,成为了曹操第一要攻击的人。
面对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对手,刘备说:“举大事者,必以人为本。”,然后不慌不忙地带着群众转移,留下了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形象,得到了民心。
占据东方的东吴,也想灭掉刘备,就假惺惺地要把公主许配给刘备,让刘备来提亲成亲。
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计谋,来到东吴,促成了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的妙计。
再往后,刘备入驻蜀地,成立蜀汉。可惜的是,关羽被东吴暗算之后,刘备就气急败坏,带着大军,去找东吴人报仇,导致“火烧连营”的惨剧。
混乱的社会里,冷不丁就被对手攻打,就被身边的人算计,但是刘备能够调整好心态,一步一步建立了蜀汉,可惜的是,他到底是浮躁了,愤怒之下,和东吴结仇,自己也老死在白帝城。
如果把一件事,分成“ABC”,我们可以这说——刘备走好了前两步,却败在了第三步。
谋士诸葛亮说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真正走得远的人,是淡泊的,是安静的;能发大财的人,也是闷声的;能够守住财富的,是隐藏的。
不管遇到什么,冷静下来,你就成功了一半。你就能止损,软件开发价格开始思考应对措施。
图片
02
坚持冷静,你就真正成功了。
刘备过世之后,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宰相,带着蜀军,多次攻打中原。
诸葛亮神机妙算,总能从容进退,可是他却败给了司马懿。
司马懿的子孙,最后一统天下,建立了晋朝。
若说司马懿成功的秘诀,应该是把“ABC理论”发挥到了极致,也坚持了最久。
在策略上,司马懿不是诸葛亮的对手。
有一次,诸葛亮摆下一座空城,司马懿到城门口,却没有进入,因为他担心有埋伏。悄无声息地撤离,让诸葛亮很是得意。
还有一次,司马懿严防死守,就是不和诸葛亮正面交锋。诸葛亮送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,羞辱他“如女子”。司马懿毫不犹豫地穿上女人的衣服,自我解嘲。
在曹魏政权里,司马懿功高盖主,被皇帝忌惮。
司马懿就装病,主动退出朝堂。
直到曹魏的当权者,日益衰落,司马懿才发动政变,成为曹魏的所有政权。
司马懿有句名言:“臣一路走来,没有敌人,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。”
和任何人交往,都是谦卑的,都是欣赏他人。这就让自己很安静,丝毫没有做出头鸟的意思。
有人如此评价司马懿:“挥剑只用了一天,但磨剑却用了二十年。”
都说,有志者事竟成。
成大事的人,都是冷静的人,所有的事情,在他看来,都是一定要发生的,也是一定可以处理好的。
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,一定要记住——谁笑到最后,谁笑得最甜。
第一,置身事外,做一个旁观者。
遇到突发的事情,马上要想,如何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,关键是不要恶化到自己身上来。
把自己当旁观者,就能够头脑清醒了,不会纠缠不清。
第二,客观分析,做一个判断者。
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,永远是一团糟的,是片面的。唯有多角度分析,根据客观事实分析,才能找到出路。千万不要一根筋,认为自己最聪明。
第三,注重因果,做一个把握者。
凡事都有一个结果,不管好坏。事情的起因,已经有了,也无法改变,但是可以改变过程,把事情引到好的结果上去。
图片
03
《延乎答问录》中有一段话:“盖心下热闹,如何看得道路出?须是静,方看得出。所谓静坐,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,则道理始出。道理即出则心下愈明静矣。”
没有谁知道,明天或者意外,谁先来,但是可以知道,带着脑子过日子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丢掉自己的情绪,不要急于求成,不要病急乱投医,你处事就成功了。
每个人都急着成功,而真正成功的人都静观其变,甚至坐享其成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